厦门“近邻+养老”服务实现城乡全覆盖

资讯2年前 (2023)发布 养老人
10 0

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居民对社区便利性有了更高要求。2021年,我市出台《城乡社区近邻服务实施方案》,细化小区、村落邻里服务单元,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,营造党群互动密切、邻里友爱团结、家园温馨和谐的近邻新风尚。

近年来,我市着力推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获评省级城乡社区近邻服务唯一试点市,思明区获评省级试点区,深田社区等36个社区获评省级试点社区,占全省总数近三分之一。日前,我市在前期调研摸底基础上,制定出台这一《实施方案》,通过示范引领,在全市范围内推动建立多业态集聚的社区便民服务圈,让居民在步行15分钟的范围内,就能享受到养老、济困、扶幼、助残、医疗等多样服务,提高社区便利。

市民政局党组成员、一级调研员 岳世洲:以社区为基本单元,通过党建引领就近、就便、就地整合近邻的资源,为居民开展各种各样的服务,从而提高我们厦门市的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的整体水平。

让居民老有所依、老有所乐是近邻服务的一个工作重点。未来,我市将在每个村(居)设立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,为辖区老年人提供便捷周到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。同时,依托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设立敬老餐厅助餐点,让40%以上村(居)能够为周边社区老年人提供集中供餐或送餐上门。此外,我市还将选取具备较强养老服务和信息化能力的养老服务机构,为居家养老的失能失智老年人设立家庭养老照护床位,将机构专业化服务延伸到老年人家中。

2023年5月25日,厦门市民政局党组副书记、副局长张凌云接听12345政务热线电话,介绍厦门市聚集社会资源,积极发展“近邻+养老”服务的举措与成效。

截至今年2月,厦门市拥有户籍老年人42.25万人,老龄化率14.5%。其中80周岁以上高龄户籍老年人5.64万人,占老年人总数13.3%。为了让老年人享有“身边、家边、周边”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,市民政局打造“近邻+养老”服务模式,增加普惠型高质量养老服务供给,建立健全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。2020年,厦门市获评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地区,2021年被列为全省首批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城市,2022年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地区。

目前,市、区均建有社会福利中心,有意愿入住机构的政府兜底对象应住尽住。全市建有养老机构47家、照料中心49家、农村幸福院149家、居家养老服务站及村改居幸福院434家,设立敬老餐厅458个,实现了每个镇(街)均有1个以上照料中心,每个村(居)均有农村幸福院或居家养老服务站。推动实现服务站点与老年人之间距离不超过15分钟路程,近邻服务实现城乡全覆盖。

厦门“近邻+养老”服务实现城乡全覆盖

近年来,厦门市推出多重政策有力保障养老需求。2022年市、区财政对养老事业总投入达2.43亿元。厦门市还积极吸收市场各类主体参与养老服务,打造了“颐年堂”“老人之家”等服务品牌。同时,率先全国在社区配备助老员,提供服务资源对接和帮助。

此外,厦门市建成全市统一的智慧养老信息平台,建立养老信息化指挥调度机制。建立包含全市40多万名老年人、660个社区服务站点、2300多名服务人员的养老大数据库。通过智能化网络和养老服务热线,连接各养老服务机构、近邻服务点、社区助老员。
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

暂无评论

暂无评论...